「我喝水就胖,吸空氣也胖,我就胖,我就爛!」
「老人家體重過高膝蓋負擔很重,要幫他減重該怎麼辦?」
「又運動又節食,很努力了但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?」
–
了解基礎代謝率是體重管理重要的一環,幫助你我了解身體需要的熱量有多少、適合攝取多少,很像是生活理財技巧的量入為出,太多的債務(肥肉)堆積像是正悄悄告訴我們:「欸~該好好還債(減脂)囉」
–
體重管理對於老人家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過瘦過胖、肌肉量減退、體脂肪過高等等,都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,如何幫助銀髮族找回穠纖合度的健康體態、年輕活力的身體機能呢?
本篇,骨力銀行爆米花,與大家一起討論「躺著瘦甘有可能?」「掌握基礎代謝率BMR、一日熱量總消耗TDEE,掌握體重管理關鍵密碼」

快速導覽
什麼是基礎代謝率
BMR(Basal Metabolic Rate) 基礎代謝率,或簡稱基代,是指身體保持完全休息狀態時一天(躺平不動也不吃東西)所消耗的卡路里數值,主要跟每個人的性別、年齡、身高和體重相關。
–
基礎代謝率也可理解為人體新陳代謝所消耗能量,更精確的指數會是處於中性、溫帶環境中,身體處於休息狀態並停止進食,所換算一天消耗的能量數值,單位為卡路里/天。身體活動的增加(例如腦力消耗/運動/吃東西消化系統運作等)或是外部環境影響(天氣冷熱/洗三溫暖等)都會影響代謝。
影響基礎代謝率的因素
- 主要分為個體因素與環境因素
個體條件有:身高、體重、肌肉量、賀爾蒙、年齡等;
身高高、體重高、肌肉量高等都是提高BMR的要件,以成人來說主要可控因素為肌肉量與體重;年齡越高則BRM隨之遞減。
–
環境因素則有:溫度、天候、海拔高度等;
氣溫低、體感溫度低、濕度低、高海拔地區等會提高人體基礎代謝率,濕度與溫度高的天氣則因為皮膚散熱不易而造成代謝減緩。
為何基礎代謝率重要
- 點解? Why?
一般成人每天消耗熱量有60%~70%來自基礎代謝率BRM,因此基代的增加/減少對於體重管理/減重/減脂/減肥都有相當明顯的影響;而運動愛好者、職業運動員或是勞力工作者因主動消耗卡路里較高,基礎代謝卡路里比例則因此較低。
–
本篇將推薦7個實用,並且容易落實生活的基礎代謝率提升方法。
中高齡基礎代謝率試算表
下列資訊以美國運動醫學協會提供BMR公式試算,公式如下:
BMR(男性)=67+ (13.8×體重(公斤))+ (5.0×身高(公分))- (6.8×年齡)
BMR(女性)=655+ (9.6×體重(公斤))+ (1.8×身高(公分))- (4.7×年齡)
以下資訊以台灣人50、60、70歲三個年齡及最普遍身高體重試算,同顏色為同年齡,分別為生理女性、生理男性;在年齡區間每增加一歲女性BMR會降低4.7、男性BMR則減少6.8。
香港朋友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華人身材相仿可參考。
黃色表格為50歲、青色表格為60歲、草綠色表格為70歲。
–
50歲女性男性基礎代謝率試算-黃色


–
60歲女性男性基礎代謝率試算-青色


–
70歲女性男性基礎代謝率試算-草綠色


–
一日總熱量消耗 TDEE
了解自己的基礎代謝率BMR數字後,現在我們再加入每日活動量來進一步估算,就能夠得到一日總熱量消耗(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, TDEE)
(由於忽略體脂肪率、肌肉量等諸多因素,與實際數字會略有誤差,仍是值得參考的數值)
–
活動量考量的每日卡路里需求(女男適用)

–
案例1:喜歡跳社交舞的陳大姊
剛過了50歲生日身高160公分/體重50公斤,每週跳舞4次,每次約90分鐘;
評估屬C型,以BMR+55%計算
即為 BMR 1188乘以1.55 (活動量消耗加成55%) = 1841
陳大姊的TDEE一日總熱量消耗為1841卡路里
–
案例2:喜歡下象棋的張伯伯
70歲男性身高175公分/體重70公斤,每日早上走到附近公園下棋,中午回家吃飯後就鮮少出門活動;
評估屬於A型,以BMR+19.9%計算
即為 BMR 1432乘以1.2 (活動量消耗加成20%) = 1718
張伯伯的TDEE為1718卡路里
–
案例3:泥匠老師傅李阿伯
60歲男性身高165公分/體重70公斤,每早八點開工到下午四點收工,午休一小時,週休1~2天;
評估屬於F型,以BMR+89.9%計算
即為 BMR 1450乘以1.9 (活動量消耗加成90%) = 2755
李阿伯的TDEE為2755卡路里
–
增加基礎代謝率7大方法
多喝水
- 人體有70%的水,多喝水加速排除毒素
喝水/排水的過程幫助提高新陳代謝,飯前半小時少量補充水份也幫助我們提高飽足感與消化順暢。
–
每天喝足夠2000cc至3000cc的水,如果身材較高大、運動量大、喝咖啡或茶等利尿飲料,就會補充較多水份。根據研究,每喝水500cc可提高身體1至3成的代謝率,喝常溫水甚至效果更好,略低於體溫的水讓我們的身體消耗額外能量來調節體溫。另有調查發現,有飯前30分鐘喝水習慣的成年人,體重較不喝水的人平均少掉4成的體重。
–
攝取超過TDEE的熱量
- 大幅減少熱量攝取易導致啟動身體的低耗能機制
依據自己的身高體重、年齡與每日活動量,了解自己的基礎代謝率(BMR)及每日消耗總熱量(TDEE)後,每天吃進身體的熱量至少要達到自己的每日消耗總熱量(TDEE),並且依照不同食物組合達到好吃、天然營養、健康的目標,健康的身體狀況有利於維持或提高基礎代謝率。
–
在維持運動量的前提下進行增肌或減脂的體重控制,一開始可以每天增減300卡路里的來控制,並且加強觀察身體變化進行運動強度/運動量的調整(減脂者並非繼續食物減量,而是應該增加運動/熱量消耗):
一般:攝取至少TDEE的熱量
增肌:攝取TDEE再多300卡路里
減脂:攝取TDEE減少300卡路里
–
許多為了快速降低體重而採用大幅度降低熱量攝取的方式,其實不僅僅會逼迫身體進入低耗能機制而降低基礎代謝率,長期下來還可能讓身體把肌肉當燃料「燒掉」,肌肉量減少而進入基礎代謝率持續下降的惡循環,這點需要非常注意哦!
–
多站少坐
- 站著一個下午,比坐著多燃燒170卡路里
科技與3C產品的普及讓現代人容易久坐,鼓勵家裡的老人家,拒當沙發馬鈴薯,就算要看電視也記得至少每30分鐘起身活動筋骨,或在家門種植小盆栽,簡單的園藝增加每天活動的機會,也美化環境;或是參與自己興趣的活動,例如太極拳、跳舞、唱歌、樂器等,或是公共托老中心的日常活動、共餐、才藝課等等,不僅活動中也能照顧到社交生活。
–
至於上班族,工作型態多屬於辦公室類型,在冷氣房裡坐著一整天工作是很常見的,但其實這讓身體新陳代謝緩慢,長期下來更可能造成健康疑慮。想辦法增加自己站起來活動的頻率,比如少量多次喝水,也增加自己排尿的機會,或是參考數位政委唐鳳也推薦的番茄鐘工作法,調配自己專注工作與身體活動的時間。
–
睡覺很重要
- 深層睡眠有助血液循環與良好代謝
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會讓身體減少卡路里的燃燒,而睡眠品質的提升和我們白天的活動有很大的關係;白天適量的運動(有氧、重量訓練、伸展運動或混合運動各有幫助)、曬太陽,增加晚上褪黑激素的分泌,對高睡眠品質的提高相當有幫助;另一方面,壓力與煩惱也可能造成淺眠或失眠,透過喜愛的活動、音樂、冥想、瑜珈、拉筋、香氛、談心等,適當紓發精神壓力,放鬆的、愉快的心情有助於一夜好眠。
–
阻力/重量訓練
- 同樣重量的體內肌肉,燃燒熱量是體內脂肪的7至10倍
提升肌肉量是所謂「吃多也不會胖」的關鍵(身體組成肌肉多時,大幅提高基礎代謝率)。肌肉比脂肪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,因此會增加基礎代謝
–
想要擺脫「吸空氣就會胖」「喝水都會胖」的體質,維持/提高身體肌肉量是非常重要的,透過阻力訓練/重量訓練就是達成目標的方法,長久運動量太少或是沒有正確進行阻力訓練/重量訓練,很可能肌肉還會縮水哦!
–
重量訓練的進行方式非常多元,槓鈴/啞鈴/彈力帶/彈力繩/徒手/自重訓練等,依據自己喜愛的方式,或根據年齡層與自身健康情況選擇適合強度的鍛鍊。有慢性病的朋友則建議在運動前諮詢醫生,確認注意事項或取得運動處方。
–
–
運動強度達到燃脂效果
- 333原則運動,有效燃燒體內脂肪
所謂「333運動原則」是指每星期運動3次以上、每次30分鐘、心率達到130/每分鐘。心率是運動時是否達到燃脂區間的重要指標,透過方便的運動科技,心率偵測運動手環手錶再搭配手機APP,便能夠輕鬆有效記錄自己的運動成效。
–
進階挑戰類型:在體能許可下選擇混合型的高強度間歇運動(High-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, HIIT),優點是除了運動當下燃燒脂肪,還有較強的運動後持續燃脂效果。
–
–
–
蛋白質充足攝取
- 進食幫助燃燒卡路里,攝取蛋白質效果最好
這個神奇的現象稱之為「食物熱效應」(thermic effect of food, TEF)也就是當我們吃東西,身體消化系統必須啟動一連串機能運作:咀嚼、吞、消化、吸收、代謝與轉換,這樣的消化吸收機制在數小時內會持續消耗身體熱量,其中攝取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需求能量最高,約為碳水化合物的3倍、脂肪的5~10倍。
–
攝取充足蛋白質的另一好處:蛋白質相較於碳水化合物更有飽足感,可降低暴飲暴食的機會發生。
–
蛋白質攝取量簡易估算:
每餐吃的蛋白質食物體積約相當於自己手掌肉(不含手指)的大小、厚度。
–
每日蛋白質攝取量/體重/運動量估算表:

–
結語
提高新陳代謝、提高基礎代謝率你也可以做到,不論年齡,透過生活習慣的微調,將各方面小習慣循序漸進帶進生活中,累積小成果而達成的健康效益是非常豐碩的,更自信的體態、進步的體力、健康有活力的感受,對我們來說就是最棒的回饋哦!
–
同時我們也漸漸跳脫體重的迷思,透過加入體脂率、肌肉量、肌肉骨骼比以及自身體態、體能、身體運動機能表現等綜合,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更健康的自己。
–
而攝取食物的技巧,除了卡路里的計算,我們也開始注重食物營養成分、認識食物分類、食物組合,對體態的變化都有明顯的影響;攝取不同類型的食物所引發身體不同的反應,或轉化爲脂肪(能量)堆積在體內備用,或為修補運動後肌肉的損耗提供營養,藉此提高肌肉量,進一步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;這也是骨力銀行相信,不論年齡,運動與營養的搭配,真的非常重要。
–
好!本篇骨力銀行就到這,希望您今天也有所收穫,運用知識的力量照顧家人事半功倍,最重要的是要照顧好自己(甘巴茶捏)!
喜歡骨力銀行的朋友,歡迎email我們,我們將在每次發表新文章時提供最即時的通知,我是骨力銀行爆米花,謝謝大家!
–
同時我們也漸漸跳脫體重的迷思,透過加入體脂率、肌肉量、肌肉骨骼比以及自身體態、體能、身體運動機能表現等綜合,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更健康的自己。
–
而攝取食物的技巧,除了卡路里的計算,我們也開始注重食物營養成分、認識食物分類、食物組合,對體態的變化都有明顯的影響;攝取不同類型的食物所引發身體不同的反應,或轉化爲脂肪(能量)堆積在體內備用,或為修補運動後肌肉的損耗提供營養,藉此提高肌肉量,進一步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;這也是骨力銀行相信,不論年齡,運動與營養的搭配,真的非常重要。
–
好!本篇骨力銀行就到這,希望您今天也有所收穫,運用知識的力量照顧家人事半功倍,最重要的是要照顧好自己(甘巴茶捏)!
喜歡骨力銀行的朋友,歡迎email我們,我們將在每次發表新文章時提供最即時的通知,我是骨力銀行爆米花,謝謝大家!
–
延伸閱讀Helpful links:
–
–
–
–